资讯分类
汽车 “新四化”时代下的岗位课程创新与实践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2018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的数据显示,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.9万辆和2808.1万辆,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。随着全球能源紧缺、环境污染和驾驶安全挑战日益加大,全球汽车产业正朝着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和共享化等方向发展,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。如何抓住时代机遇,以国际视野、市场需求和现代科技新技术来引导汽车职业教育纵深发展,是众多汽车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共同探究的课题。
华汽教育主动适应产业需求,为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,创建了岗位系列课程体系,将产业、行业和企业的岗位技能、职业素养以及企业文化等融入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。
自2017年正式推出岗位课程以来,华汽20多所合作院校近6000名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实践,并取得良好的成果。教师结合信息化教学实践,将微课、翻转课堂和中锐智能云课堂三者有机结合,实现师生课内课外互动教学、线上与线下优势互补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
合作院校通过岗位课程实施,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而且是平台搭建者、情境设计者,通过任务驱动、案例(问题)引导,减少学生长时间被动、消极听课,把学生从不愿意学习中解放了出来,变成学习的参与者和组织者。


岗位课程教学效果评定,注重以过程化实操考核为主,期末理论考核为辅。所谓过程化实操考核,从每一个工作任务布置开始,直至完成工作任务,每个环节都有教师根据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评分。理论考核则采用“教考分离”形式,由华汽统一命题和出卷。

实操考核

理论考核
学生通过系列岗位课程学习,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加强,在企业实习期间得到普遍好评,为将来成长为企业的业务骨干打下了坚实基础。